首页 > 最新动态 > 政策速递 | 近期重点政策汇编【2024.10.08-10.13】
最新动态
政策速递 | 近期重点政策汇编【2024.10.08-10.13】
2024-10-1619

重点政策汇编

2024.10.08-10.13


行业指导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两部门部署建设新材料中试平台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以下简称《建设指南》),聚焦短板材料突破和前沿材料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以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能力为目标,支持引导地方开展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和能力提升,破解我国新材料领域中试平台统筹布局不够、建设质量不高、服务支撑不足等问题,打造一批高水平的中试平台。

《建设指南》制定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基础、服务产业,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协同联动、开放共享”原则,主要明确三方面内容:任务目标方面。提出完善提升平台基础条件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将实验室阶段科技成果转化为具备产业化的成熟工艺包和成套装备。到2027年,力争建成300个左右地方新材料中试平台,择优培育20个左右高水平新材料中试平台,打造专业化建设、市场化运营、开放式服务的中试平台体系。重点领域方面。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战略需求,着眼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关键短板材料、引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沿材料,聚焦“触类旁通”效应明显、行业进步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以专栏形式提出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无机非金属、前沿材料5大领域布局重点方向。实施路径方面。采取“三步走”方式,引导激励地方探索采用灵活多样建设运营模式,开展中试平台建设提升。一是积极培育。引导地方和企业积极培育建设一批对外提供服务的中试平台。二是择优支持。利用相关政策渠道,择优支持若干基础较好的平台建设。三是推广应用。组织总结评估,凝练平台建设实践经验,加大宣传推广。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切实推动《建设指南》落实落地,扎实做好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培育、择优遴选、总结评估等工作,为加速新材料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壮大新材料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 工信微报)


行业相关


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即将推出!财政部重磅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以下是发布会的主要内容: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

逆周期调节不仅包括已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性,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

财政部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闲置资产,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将强化库款调度,对库款紧张的地方,中央财政通过提前调度的方式,予以适当支持。

向地方下达4000亿的债务欠款,用于补充地方综合财力。

2024年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历次提标调整幅度最大,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总体提高3%左右。

拟在今明两年集中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特别是一些事关顶层设计的基础性制度,如健全预算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等。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

将积极研究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措施。

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

正在抓紧研究明确和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政策。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工作已启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方案。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

2024年安排新增专项债限额3.9万亿,为历次规模最大。

将研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保持政府投资力度和节奏,合理降低融资成本。

下一步专项债重点是研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健全管理机制。

财政部将健全完善专项债项目资产台账,确保政府负债和项目资产平衡,深入探索专项债提前偿还,研究建立健全偿债备用金制度。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

2024年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每年6万人增加到12万人,硕士生从3.5万人增加到7万人。

提高本专科生奖励标准,本专科生国家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万元。

(来源:财联社)


我国计划2026年底基本建成国家数据标准体系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8日从国家数据局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6年底,基本建成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围绕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数据管理、数据服务、训练数据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确权、数据资源定价、企业数据范式交易等方面,制修订30项以上数据领域基础通用国家标准。

建设指南以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为指引,从基础通用标准、数据基础设施标准、数据资源标准、数据技术标准、数据流通标准、融合应用标准、安全保障标准等7个部分,加快构建数据标准体系,全面指导数据标准化工作开展,为制修订数据领域相关标准提供了重要指引。

根据建设指南提出的目标,到2026年底,我国将形成一批标准应用示范案例,建成标准验证和应用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具备数据管理能力评估、数据评价、数据服务能力评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绩效评估等能力的第三方标准化服务机构。

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和有关部门将强化组织保障、增强协同合力,深化贯标验证,发挥应用成效,加强人才培养,筑牢发展根基,确保数据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推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有效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

(来源:新华社)


行业数据


2024年9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微降


9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7,较8月下降0.1点。其中,分项指数1升2平5降。分行业指数3升5降。

9月完全开工的中小企业比率有所上升。对样本企业开工率调查显示,9月份,完全开工的企业35.8%,比上月上升6.9个百分点;开工率在75%-100%之间的占12.8%,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开工率在50%-75%之间的占21.8%,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开工率小于50%的占19.6%,比上月下降5.3个百分点;未开工的占10.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分项指数1升2平5降。9月份,市场指数由降转升,较上月上升0.1点。综合经营指数、资金指数由降转平。劳动力指数由升转降,较上月下降0.2点。宏观经济感受指数、成本指数、投入指数、效益指数继续下降,较上月分别下降0.2、0.3、0.2和0.4点。总体来看,中小企业景气状况有所波动。

分行业指数3升5降。9月份,工业、信息传输软件业指数由降转升,比上月分别上升0.1和0.3点。批发零售业继续上升,比上月上升0.1点。住宿餐饮业由升转降,比上月下降0.4点。建筑业、社会服务业由平转降,比上月分别下降0.1和0.6点。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指数继续下降,分别比上月下降0.3和0.4点。行业表现各有差异,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

分区域指数1升1平2降。9月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分别为89.5、89.5、87.4和80.3。东部地区指数与上月持平,中部、西部指数有所下降,分别较上月下降0.1和0.1点,东北地区指数有所上升,较上月上升0.2点。

从9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来看,当前中小企业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发展预期尚不稳定。9月份,反映企业预期的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为98.2,较上月下降0.2点。从细项看,宏观形势感受指数为102.8,比上月下降0.4点。行业形势感受指数为93.6,与上月持平。

市场需求有所回升。9月份,市场指数为80.6,较上月上升0.1点。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工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业指数3个行业市场指数明显上升,分别比上月上升0.4、0.4和0.2点,交通运输业市场指数与上月持平。

企业资金状况止跌回稳。9月份,资金指数为100.3,与上月持平。其中,流动资金和融资状况有所趋紧,应收账款有所减少。9月份,流动资金、融资指数为84.6和89.7点,分别环比下降0.1和0.3点。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5个行业应收账款减少。

劳动力供需有所下降。9月份,劳动力指数为105.5,比上月下降0.2点。其中,供应指数为113.8,较上月下降0.1点。需求指数为97.1,较上月下降0.4点。

企业投资意愿有所下降。9月份,投入指数为82.4,较上月下降0.2点。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5个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下降。

企业成本有所降低。9月份,成本指数为111.7,较上月下降0.3点。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4个行业生产成本指数下降。

企业效益有所下滑。9月份,效益指数为73.3,较上月下降0.4点。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7个行业效益指数下降。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2024年9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回升。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6%、49.2%和48.5%,比上月上升0.2、0.5和2.1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49.9%,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改善。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略有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48.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回升。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继续延长。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9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铁路运输、水上运输、房地产、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为44.2%,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39.5%,比上月下降4.0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5.0%,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继续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0%,比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7.9%,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6.1%,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较上月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8.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5.7%,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4.7%,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继续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0.0%,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5.5%,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4%,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多数非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信心。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1%,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6%,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9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加快。

(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4年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4%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4%,环比回升0.9个百分点。9月份,供应链上下游进一步复苏,公路、铁路、航空和电商快递等物流实物量稳步增长,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回升,保持扩张区间运行,反映三季度以来物流供需保持适配增长、内生动力韧性回升,物流“金九”如期而至。需求回升,业务总量指数反弹。三季度以来,产业物流需求有序恢复,民生消费物流较快增长,电子元器件、医药化工、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通信设备、家居家电耐用消费品等行业物流需求稳定回升。9月份物流业务量加速增长,9月份业务总量指数为52.4%,环比提高0.9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回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物流业务总量指数分别回升0.3、1.1和1.3个百分点。

行业物流总体平稳,航空物流和电商快递持续活跃。9月份行业物流基本平稳,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分别为54.4%和53%,环比分别回升0.5和0.6个百分点,稳住行业基本盘。航空物流需求蓄势待发,业务量呈现增长势头,全货机和客机腹仓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9月份航空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7.8%和59.5%,环比分别上升0.8和1.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鄂州花湖、广州白云、杭州萧山、郑州新郑、青岛胶东等机场货运航班均出现明显环比增长。开学季余热和旅游探亲季承前启后、无缝衔接,探亲、旅游客流持续旺盛,带动电商快递活跃度提升,9月份邮政快递业业务总量指数为69.9%,远高于全行业水平,重点调研企业业务量日均环比增长8%左右。

企业融资环境有所缓解,运作效率继续改善。随着普惠金融、降准、降息等金融政策组合拳的实施,实体经济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9月份企业资金周转率指数回升到50%以上,环比回升0.6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来看,金融政策中小企业传导效应较好,中小微企业金融环境改善幅度优于大型企业,9月份中、小、微型企业资金周转率指数环比分别回升0.5、1和1.8个百分点,而大型企业仅回升0.3个百分点。同时,企业持续提升物流各环节运作效率,9月份设备利用率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分别环比提高0.3和0.4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向好,行业预期巩固提升。9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2.3%,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新订单指数分别回升0.1和0.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3.1%的较高水平。行业对后期市场预判总体乐观,9月份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4%,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航空运输业和邮政快递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60.1%和63.1%,处在60%以上高景气区间。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2024年9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49.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中国仓储指数,2024年9月份为49.8%,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从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新订单指数、设施利用率指数、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有上升,升幅在0.4至3.4个百分点之间;期末库存指数、企业员工指数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3.3和0.8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为49.1%,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钢材、家电、医药等品种的新订单指数高于50%,有色金属、日用品、棉麻等品种的新订单指数低于50%。设施利用率指数为50.4%,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钢材、化工产品、农副产品等品种的设施利用率指数高于50%,有色金属、食品、家电、日用品等品种的设施利用率指数低于50%。

期末库存指数为46.7%,较上月下降3.3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机械设备、农副产品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高于50%,钢材、有色金属、化工产品、食品、家电、日用品、医药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低于50%。

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5.7%,较上月上升3.4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钢材、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家电、棉麻、医药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高于50%,日用品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低于50%。

企业员工指数为49.6%,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8%,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免责声明:本文相关内容源自公开网络信息,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文中内容为原创者观点,如涉著作权事宜请随时联系我们:010-65225256。



协会活动













相关阅读


《2023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现已重磅发行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抢购??

CPPIA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电话|010-65225256

邮箱|cppiabgs@163.com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