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政策汇编
2024.07.08-07.12
行业指导
《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行为管理办法》公布 8月11日起施行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行为管理办法》已经2024年7月5日第13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8月11日起施行。其中提出,冠以“中国”“全国”等字样的价格指数,应当在价格指数编制方案中充分证明,信息采集点覆盖的相应商品或服务市场交易规模在全国市场中的占比,以及该覆盖面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全国市场价格情况。冠以区域性名称的,应当在价格指数编制方案中充分证明,信息采集点覆盖的相应商品或服务市场交易规模在该区域市场中的占比,以及该覆盖面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该区域市场价格情况。
(来源:证券时报)
工信部等九部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精细化工产业早期科技创新
12日,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加强财政、金融、区域、投资、进出口、能源、生态环境、价格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利用现有政策渠道,体系化支持精细化工产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工作,依托硬科技属性评价和上市培育机制以及地方政策配套,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精细化工产业早期科技创新。鼓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及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支持精细化工企业发展。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解决企业发展高端产品、实施老旧装置技改等融资需求。落实好“首批次”重点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支持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来源:新华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相关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充分发挥标准在化工行业智能制造进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方向,促进化工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推动化工行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组织制定了《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行业相关
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
《意见》明确5方面重点举措。一是坚决打击和遏制重点领域财务造假。严肃惩治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行为,严厉打击系统性造假和配合造假,加强对滥用会计政策实施造假的监管,强化对特定领域财务造假的打击。二是优化证券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健全线索发现机制,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深化行刑衔接协作。三是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力度。强化行政追责威慑力,推动加大刑事追责力度,推动完善民事追责支持机制。四是加强部际协调和央地协同。国有资产出资人加强监督管理,金融监管部门提升协同打击力度,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五是常态化长效化防治财务造假。增强公司治理内生约束,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完善财务信息相关制度,加强联合惩戒与社会监督。
(来源:新华社)
工信部征集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问题线索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公告,部署近期开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为提高督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督查组从7月10日起至7月26日,面向社会征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决策部署不到位,以及存在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执法检查不规范、违约拖欠账款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问题线索。
(来源:工信微报)
行业数据
6月石化行业景气指数小幅上升
2024年6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小幅回升,升至98.05。6月是传统市场季节性消费淡季,需求侧较弱,企业的生产节奏放缓,但是利润水平和存货周转速度均有所提高,推动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小幅回升。指数整体来看存在结构性特点,即接近终端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的景气指数波动较大,而上游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燃料加工业的景气指数波动较小。具体来看,6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相关产品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企业利润好转,带动生产热度提高,景气指数环比上升3.37个百分点,从过冷区间进入偏冷区间,成为带动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环比上升的主要驱动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燃料加工业景气指数波动不大,环比分别下降0.25个百分点和上升0.2个百分点,仍在偏热区间,处于历史偏高水平。
(来源:中国化工报)
国家统计局:6月份CPI同比继续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数据显示: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继续上涨;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6月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CPI同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
从环比看,C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6%,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2%,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CPI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1%,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上涨3.1%,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1%,其中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0%和7.4%,降幅均继续扩大。
6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内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涨0.4%转为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迎峰度夏期间,煤炭需求季节性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1%;水泥企业调减产量,叠加新国标实施后成本支撑增强,水泥制造价格由下降0.8%转为上涨3.3%。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与上月相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4年二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发布
2024年二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较一季度下降0.3点,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与2023年同期持平。其中,分项指数均有所下降,分行业指数1升1平6降。
中小企业高开工率有所下降。对样本企业开工率调查显示,6月末,完全开工的企业占37.1%,比3月末下降10.4个百分点;开工率在75%-100%之间的占11.2%,下降0.2个百分点;开工率在50%-75%之间的占20.4%,上升2.7个百分点;小于50%的占21.2%,上升6.1个百分点;未开工的占10.0%,上升1.8个百分点。
分项指数均有所下降。如下表所示,二季度,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市场指数、成本指数、资金指数、劳动力指数、投入指数、效益指数均由升转降,较一季度分别下降0.3、0.3、0.4、0.3、0.2、0.2、0.3、0.3点。从景气状况看,资金指数和劳动力指数处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上,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市场指数、投入指数和效益指数均处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下,成本指数仍处于不景气区间,效益指数处于最低位。
分行业指数1升1平6降。二季度,社会服务业指数比一季度上升0.2点。信息传输软件业指数与一季度持平。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指数比一季度分别下降0.3、0.3、0.1、0.1、0.2和0.2点。其中,社会服务业订单、销售、流动资金、效益指数均有所上升。房地产业订单、销售指数有所上升,生产、库存、价格、效益指数有所下降。
分区域指数均有所下降。二季度,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分别为89.7、89.9、87.7和80.7,分别较一季度下降0.3、0.1、0.4和0.3点。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6.1%
央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 海关总署12日发布信息显示,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1%。其中,出口12.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9.04万亿元,增长5.2%;贸易顺差3.09万亿元,扩大12%。按美元计价,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98万亿美元,增长2.9%。其中,出口1.71万亿美元,增长3.6%;进口1.27万亿美元,增长2%;贸易顺差4350亿美元,扩大8.6%。上半年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贸易规模再创新高,季度走势持续向好
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超过21万亿元;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二季度增长7.4%,较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高2.5个、5.7个百分点,外贸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物流进出口均增长
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3.76万亿元,增长5.2%,占我外贸总值的65%。其中,出口8.01万亿元,增长8.5%;进口5.75万亿元,增长1%。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3.66万亿元,增长2.1%,占17.3%。其中,出口2.32万亿元,下降1.3%;进口1.34万亿元,增长8.5%。
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96万亿元,增长16.6%。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增长13.2%;进口1.84万亿元,增长18.9%。
三、对东盟、美国、韩国进出口增长
上半年,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36万亿元,增长10.5%,占我外贸总值的15.9%。其中,对东盟出口2.03万亿元,增长14.2%;自东盟进口1.33万亿元,增长5.2%;对东盟贸易顺差6994.9亿元,扩大36.5%。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2.72万亿元,下降0.7%,占12.8%。其中,对欧盟出口1.78万亿元,增长0.5%;自欧盟进口9388.7亿元,下降2.9%;对欧盟贸易顺差8376.7亿元,扩大4.6%。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29万亿元,增长2.9%,占10.8%。其中,对美国出口1.71万亿元,增长4.7%;自美国进口5779.7亿元,下降2%;对美贸易顺差1.14万亿元,扩大8.4%。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1.13万亿元,增长7.6%,占5.3%。其中,对韩国出口5169.5亿元,下降0.6%;自韩国进口6090.2亿元,增长15.7%;对韩贸易逆差920.7亿元,扩大14.3倍。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0.03万亿元,增长7.2%。其中,出口5.62万亿元,增长8.4%;进口4.41万亿元,增长5.8%。
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均增长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1.64万亿元,增长11.2%,占我外贸总值的55%,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87万亿元,增长10.7%,占我出口总值的64.9%;进口3.77万亿元,增长12.3%,占我进口总值的41.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17万亿元,增长0.2%,占我外贸总值的29.1%。其中,出口3.31万亿元,下降0.1%;进口2.86万亿元,增长0.5%。国有企业进出口3.31万亿元,增长1.2%,占我外贸总值的15.6%。其中,出口9312.8亿元,增长1.9%;进口2.37万亿元,增长1%。
五、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上半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7.14万亿元,增长8.2%,占我出口总值的58.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6837.7亿元,增长10.3%;集成电路5427.4亿元,增长25.6%;汽车3917.6亿元,增长22.2%;手机3882.8亿元,下降1.7%。同期,出口劳密产品2.07万亿元,增长6.6%,占17.1%。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5244.3亿元,增长3%;纺织品4926.7亿元,增长6.5%;出口农产品3444.3亿元,增长5.2%。
此外,出口钢材5340万吨,增加24%;成品油3009.4万吨,减少3.8%;肥料1260.6万吨,减少0.8%。
六、铁矿砂、煤、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砂6.11亿吨,增加6.2%,进口均价(下同)每吨841.8元,上涨7%;原油2.75亿吨,减少2.3%,每吨4316.3元,上涨7.9%;煤2.5亿吨,增加12.5%,每吨716.3元,下跌17%;天然气6465.2万吨,增加14.3%,每吨3488.5元,下跌10.5%;大豆4848.1万吨,减少2.2%,每吨3691.4元,下跌15.8%;成品油2507.6万吨,增加9.9%,每吨4330.6元,上涨7.9%。此外,未锻轧铜及铜材276.3万吨,增加6.8%,每吨6.59万元,上涨8.6%。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3.25万亿元,增长10.1%。其中,集成电路2588.9亿个,增加14.1%,价值1.27万亿元,增长14.4%;汽车33.2万辆,减少4.1%,价值1323.5亿元,下降11.8%。
(来源:海关总署)
相关阅读
《2023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现已重磅发行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抢购??
《2024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广告火热征集中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2024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诚邀投稿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CPPIA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电话|010-65225256
邮箱|cppia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