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5章37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明确工作职责。细化规定国家和地方层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以及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金融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工作中的职责。强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工作负总责。
二是强化款项支付责任。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期限要求,增加规定大型企业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按照行业规范、交易习惯合理约定付款期限的,不得约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企业支付款项的条件或者按照第三方付款进度比例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增加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交易,部分存在争议但不影响其他部分履行的,对于无争议部分应当履行及时付款义务。
三是完善监督管理和投诉处理措施。增加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过监督检查、函询约谈、督办通报、投诉处理等措施,加大清理拖欠力度。明确受理投诉部门、处理投诉部门、投诉人、被投诉人等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及投诉处理时限。规定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对大型企业在财政资金支持、投资项目审批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
四是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对国有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打击报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违法行为,补充完善了相关法律责任。
(来源:新华社)
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国办印发指导意见
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着力健全涉企收费监管制度,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强化防治、常治、惩治、根治,提出七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加强涉企收费政策常态化宣传解读、健全涉企收费跟踪监测制度、健全涉企收费问题线索收集和处理机制、加强相关领域收费规范、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指导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重点任务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事前建立目录清单和完善评估审核,事中加强常态化宣传解读和跟踪监测,事后完善问题线索的收集和处理机制,形成对涉企收费的全过程闭环监管。
(来源:新华社)
行业相关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部署,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轻工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较好基础。据统计,2024年底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4.9%,实现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达47.2%,开展个性化定制企业占比达18.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2.0、2.8个百分点。《实施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轻工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快车道。
《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到2030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施方案》还围绕发展目标,部署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支撑4大行动,并细化为15项具体措施,对家电、家具、五金制品、电动自行车等细分领域加强分类指导,以数字化场景牵引实现“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梯次递进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水平的整体跃升。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做好《实施方案》的宣贯工作,加强与“两重”“两新”政策的协同,加快推动《实施方案》在轻工细分领域、重点产业集群、轻工大省落地见效,持续巩固和拓展数字化转型成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保障,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 工信微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的通知》,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发挥金融稳就业扩就业作用为目标,重点就完善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提出五项措施:一是降低申请门槛。将贷款申请条件由用工人数不减少,放宽到用工人数减少水平低于上年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二是扩大对象范围。在小微企业基础上,将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个人纳入贷款支持范围。三是提高授信额度。将小微企业最高授信额度由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对个人给予最高授信额度1000万元。四是降低利率水平。明确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4%,最低可至2.9%。五是创新贷款模式。探索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合并办理的组合贷款方式,进一步提升贷款便利度。
(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
加力扩岗 国家出台方案支持重点群体就业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3月27日发布《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 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我国将从七方面推进实施岗位开发计划:挖掘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就业潜力,推动消费新热点转化为就业新渠道,放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就业增量,围绕保障重点民生服务促进就业,拓宽劳动者城乡基层服务空间,提高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吸引力,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规模。
从六方面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加大减负稳岗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强化自主创业政策支持,推进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来源:新华社)
数据统计
一季度新增发泡聚丙烯EPP制品加工能力1.53万吨
综述:
2025年一季度,全国发泡聚丙烯EPP造粒领域预计新增投资3项,涉及河北、广东、湖北,新增EPP珠粒供应能力0.96万吨。
制品加工领域预计新增投资项目17项,涉及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计新增EPP制品加工能力1.53万吨。
全国新增成型机样本量89台(套)。
按地域分布:
一季度,新增EPP加工能力前三的省份分别为湖北、河北和福建。
(来源:中国塑协EPS专委会)
2025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0.3%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按可比口径计算)。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87.7亿元,同比增长2.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39.2亿元,下降2.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04.6亿元,增长4.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09.9亿元,下降9.0%。
1—2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410.3亿元,同比下降25.2%;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6395.1亿元,增长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1304.5亿元,增长13.5%。
1—2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37.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0.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5%,汽车制造业增长11.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9%,纺织业增长5.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2.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7.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7.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减亏。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09万亿元,同比增长2.8%;发生营业成本17.10万亿元,增长2.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53%,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8.23万亿元,同比增长5.0%;负债合计102.34万亿元,增长5.4%;所有者权益合计75.89万亿元,增长4.4%;资产负债率为57.4%,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5.07万亿元,同比增长9.2%;产成品存货6.37万亿元,增长4.2%。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11元,同比增加0.11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56元,同比减少0.09元。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67.6元,同比减少1.5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66.9万元,同比增加4.3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2.3天,同比增加0.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4.9天,同比增加4.5天。
(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5年3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3月中旬与3月上旬相比,19种产品价格上涨,27种下降,4种持平。
(来源:国家统计局)
相关阅读
《2023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抢购??
《2025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广告火热征集中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2025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诚邀投稿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