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聚焦两会 | 涉及塑料行业相关提案汇总
最新动态
聚焦两会 | 涉及塑料行业相关提案汇总
2025-03-076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更不乏与塑料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提案与建议。代表们就加快可再生材料产业化进程、推动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以及通过绿色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等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

万华化学董事长 廖增太

加快可回收、可再生材料产业化进程


两会建言

廖增太指出,当前,中国的塑料回收再生体系主要依赖可回收物的经济价值驱动,部分行业和企业缺乏采用可回收材料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这些材料在生产、采购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短期成本上升和技术调整压力。在缺乏政策激励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保持现有生产模式,对可回收材料的应用热情不高。此外,可回收材料的标准体系不健全,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企业难以准确判断材料性能和质量。同时,现有的验证周期长、费用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化进程,制约了可回收材料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至关重要,为加快可回收、可再生材料产业化进程,廖增太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建议:

第一,制定行业最低使用比例,推动绿色转型。建议政府对于如建筑、家电等材料需求较大的行业,设定明确的可回收、可再生材料最低使用比例标准。例如,在建筑保温材料、家电(冰箱冷柜)等领域,建议设定最低使用比例为5%,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这一比例要求,以推动企业加快向绿色材料转型的步伐。

第二,建立国家级标准体系,规范行业发展。建立国家级的可回收、可再生材料标准体系,为产品提供统一的测试和验证服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制定涵盖各类可回收、可再生材料的技术标准、质量规范和测试方法等。加强国家级检测认证机构的建设,提高其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权威、高效的产品测试和验证服务。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产品质量,为企业大规模采购和使用可回收、可再生材料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

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麦子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周长友

推动废旧塑料回收利用 助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两会建言

周长友代表认为,提高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水平,不仅能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废旧塑料高值化再利用,还能减少对新化石原料的依赖,避免焚烧产生碳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他看来,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是资源危机下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基于长期且深入的调研,周长友代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首先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周长友代表表示,应加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选址,建议制订《塑料循环经济促进法》,以此明确塑料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同时,将循环经济产业调整为特许经营行业,强制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企业对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负责。

在资金支持方面,周长友代表建议加大中央预算内和超长期国债资金对废旧塑料生产企业补贴力度,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财政工具,重点支持废旧塑料回收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

此外,周长友代表还特别关注废旧塑料回收行业的用工难题。他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灵活就业用工补贴政策,积极鼓励将废旧塑料回收人员纳入政策公益性岗位补贴范围。这一举措将有助于解决行业用工难,从而提升回收效率,激发行业活力。在盘活社会资本方面,他建议相关部门在更大范围内探讨实施对资源回收企业的奖补政策和税收优惠,以此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这一绿色产业中来。




全国人大代表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缪汉根

以绿色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两会建言

在缪汉根看来,循环经济是绿色发展的“最优解”。

据悉,盛虹建成了全球首条“从废弃矿泉水瓶到聚酯纤维”绿色低碳产业链,每8个废弃塑料瓶可以生产一件衣服,目前年产能是60万吨,占全球一半以上,可回收利用360多亿个废弃塑料瓶。再生纤维成为30多家国际品牌商的指定采购产品,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让绿色消费从理念变为行动。”缪汉根表示,今年的两会建议是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希望全社会都能关注绿色低碳产品,共同培育绿色消费市场,让绿色消费成为新时尚。

他特别强调“盛虹要做绿色转型的先行者、探索者和引领者。”与此同时,盛虹也将构建绿色产业链,生产更多绿色低碳产品,继续深耕高端新材料与低碳技术,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



*免责声明:本文相关内容源自公开网络信息,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文中内容为原创者观点,如涉著作权事宜请随时联系我们:010-65225256。

相关阅读


《2023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抢购??

图片


《2025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广告火热征集中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图片


《2025中国塑料工业年鉴》

诚邀投稿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CPPIA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电话|010-65225256

邮箱|cppiabgs@163.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